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
本报记者 陈关超
11月22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式开幕,围绕“民族团结的盛会,群众体育的盛会”这一基本定位,共有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6960名运动员参与18项竞赛项目和三类表演项目,共同谱写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新篇章。
据了解,本届运动会比赛项目分为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其中攀椰竞速为本届赛事增设的竞赛项目;表演项目分为竞技、技巧和综合三类
天博TB·体育登录入口。
新增的攀椰竞速项目尤其引人注目,这项运动很好地结合了海南资源优势以及民族习俗。箭步冲刺、轻快起跳,手脚并用、向上攀爬,几秒钟的时间,运动员便可触及椰子树顶端的计时按铃。这一运动项目集趣味性、娱乐性和竞技性于一体,颇具海南地域特色。
“攀椰竞速是海南传统体育项目,源于海南民间爬树摘椰子的生活劳作场景,注重考验运动员的攀爬技巧和体能耐力。”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0年,攀椰竞速项目首次被列为海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是本届运动会的新增竞赛项目。
很多比赛项目均是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都是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场景中发掘整理而来的。如高脚竞速项目便来源于土家族、苗族、京族群众使用传统工具高脚马来行走、涉水的情形;起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木球项目,则由青少年放牧时的“打篮子”“赶毛球”演变而来,也称为“牧球”。
海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少数民族人口174.0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68%。在三亚,汉族、黎族、苗族、回族等民族相互依存,发展出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俗。竹竿舞、织锦文化、黎医苗药……本届运动会期间,三亚将为与会嘉宾和运动员们献上一场文化盛宴。

连日来,海南各地“民族风”氛围感拉满。三亚街头的公交车、有轨电车车身添上了新涂装,以象征团结精神的“石榴紫”为主色调,辅以沙滩黄、青芒绿、碧海蓝、椰蓉白,充满热带风情;道路两旁,运动会灯杆道旗整齐排列,呈现由海南省省花三角梅、鹿回头造型和数字“12”构成的会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贯穿整个赛事以及活动场馆。在商场设置的民族文化展示区,市民、游客可以现场观看黎锦传承人展示技艺;借助赛事扮靓城市,运动会比赛场馆场地都基于现有设施改造升级而来,赛后场馆也将继续投入使用,让市民、游客能广泛共享运动会成果。
近7000名为运动会奔忙的志愿者有一个共同的昵称——“小鹿鹿”。为了让志愿者更好地开展服务,包括赛会基本常识、应急救护知识、民族风俗习惯等内容的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和岗位演练已陆续完成。
据介绍,本届运动会吉祥物“吉贝”是一只海精灵,在历史上专指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寓意“吉祥宝贝”。“吉贝”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团队创作完成,其佩戴的AI智能眼镜中映射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标志。“吉贝”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扬帆征程,携手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精气神。
天博TB SPORTS
本届运动会期间,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联合省内多个市县,共同推出了一系列旅游优惠活动,涵盖酒店、景区及特色旅游线路等多个方面,共计82项具体活动,旨在缓解三亚市区城市交通和市民出行交通压力,同时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并为参赛教练员、运动员及市民、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
据海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蒋建民介绍,运动会将向各族群众展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果,让他们实地感受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新发展新变化,共建共享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发展新机遇。办好此次运动会,也将为海南省和三亚市留下一批宝贵的“赛会遗产”,进一步促进各族群众血脉相融、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